20年乘风破浪,筑梦远航正当时
近年来,澳大利亚接受和使用中医药治疗的人数持续上升,中医药及其产业在澳大利亚健康保健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中医药海外推广践行者,王海东和王海松兄弟,在澳洲经过20年的奋斗,从几家诊所,到如今已经打造中医药发展的生态圈,打拼出一条属于中医人的海外创业之路。
专注 | 海外传播 精诚所至
出身于中医世家的王海东,受母亲的影响,耳濡目染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小就诵读《中医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等中医书目。
兄弟二人分别于1988年和1990年,考入辽宁中医学院(现辽宁中医药大学)修读中医临床专业。又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应邀赴澳大利亚堪培拉理工学院访学,从事中医药海外课程的建立与推广。
1999年,他们在澳大利亚堪培拉理工学院建立澳大利亚政府承认的中医文凭课程,填补了当时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中医教育的空白。
1997年3月,王海东在堪培拉理工学院为第一期中医班学员授课
“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在堪培拉发展中医药事业?”
现为海维集团董事长的王海东博士介绍道:“因为和澳洲的悉尼、墨尔本相比,堪培拉西人比例较大。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就要跟西方人多接触,这样对中医药的海外传播可能会带来更多更深远的影响。”
2000年9月,王氏兄弟在堪培拉建立了“澳洲健康之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这是海维集团最早的雏形,公司以健康业为主线,以中医药为主导方向。
成立公司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请澳洲国家录制集团和家乡的辽宁电视台,联合拍摄了一部关于中医药的纪录片《当东方与西方相遇》(East Meets West),发行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的初衷是想全方位展示中医药的魅力。当老外看到中国中医院的医生,使用他们想都想不到的方法治疗疾病,他们感到很震惊。我们还拍摄了中国乡村的生活方式、公园的太极晨练,药膳养生等等。电视片放映之后,在西方很受欢迎。”
后来相继推广到英国、波兰、以色列、美国有线频道等。”这也是我们身为中医人,感到骄傲的地方。”王海东博士介绍道。
长期以来,公司积极传播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成为中澳两国民心相通的桥梁。
2004年,公司推动澳洲3家大学与国内几家中医药大学,共同举办了“首届堪培拉国际中医药论坛”,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先生亲自带队前来支持祝贺!
2006年,公司促成政府资助成立了澳大利亚国家中医药发展中心,随后,公司协助组织澳洲高级访问团赴中国访问考察并深度交流;同期又促成《中医药学刊》海外版在澳大利亚发行,进一步促进中澳两国间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做事脚踏实地、勤勉自励,做人心怀至诚、言行诚谨,对他人以诚相待,构建医患信和,才能创造有利于中医人发展的良好环境。这是王海东和王海松兄弟二人共同遵循的做人做事准则。
使命 | 和则生物 ,厚德载物!
创业的海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01年,位于堪培拉的第一家“首都中医健康中心”门诊正式对外营业。
创业初期,一度门庭冷落。有朋友前来治疗,付了50元钱诊疗费做为友情支持。
王海东至今印象深刻!
在国内中医执业40年的母亲,退休后赴澳帮助两个儿子创业,一干又是20年。从感冒到癌症,从不孕不育到各科杂病,她为无数海外患者解除疾病之苦,当地朋友亲切的称她为“妈妈”。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企业,王海东暂时放下了公司的日常工作和出诊,走进了澳洲国立大学(ANU),开始攻读“国际工商管理”的硕士研究生。
毕业后,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公司具体的经营和管理之中,再加上大家齐心协力,第二年就实现了公司业绩的成倍增长。
因为外国人不会熬中药,他们就提供代煎药服务。为保证中药疗效,一家人起早贪黑熬中药,有时几十副中药,从半夜一直熬到天亮,工作非常艰辛。
这时候,王海东作为公司发展的带头人意识到,若想实现进一步发展,一定要更多地研究中药,利用好中药。
2008年,他毅然放弃了澳洲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来到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药学博士。
他的导师,时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的蔡宝昌教授,了解到他的心愿,介绍他到当时国内最大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江苏江阴天江药业”出任副总经理,当年就实现了负责分管的外贸业务双倍增长的业绩。
后来,他把天江的中药配方颗粒成功引入澳洲门诊开始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在一天是上百例病人,80%都吃中药,从最初的手工熬药,到煎药机,再到中药配方颗粒,现在又引进了国内最先进自动配方机。医生在电脑开方后,药房会自动调配。”
创业期间,他们也遇到过不少麻烦。
一次,医生给病人拔火罐起泡。在中国有文化基础,跟病人沟通一下就能过去,甚至中医还有“发泡灸“的治法。但是老外却认为这是医疗事故,想把门诊告上法庭,几经周折才与病人沟通和解。
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当地人从陌生到熟知、从怀疑到认可和赞誉,经过口口相传,生意逐渐欣欣向荣。
如今,公司旗下的中医门诊,为数以万计的当地民众提供了中医诊疗和保健。
“以和邦国,以谐万民”。王海东博士认为,中医的道,注重人与人相处的友善和谐,应以宽容厚德包容东西方的文化碰撞与争议。
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同时,海维人不忘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多次开展义诊,赞助期刊,出资承办学术会议和活动,树立品牌形象,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2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通过中医立法,这是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作为中医药机构的代表,王海松医生入选澳洲中医局第一届委员,表明了他们在澳大利亚中医药的行业地位。
荣耀 | 与时偕行,方成伟业!
创业过程中,王海东认识到,虽然民众对中医药的信任与日俱增,但中医药发展有时候却面临着文化误解和隔膜。
如何让中医在海外有影响力?就要扩大中医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在医疗、保健、教育、科研及学术交流多个领域进行探索,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热爱中医药文化。
2010年8月,公司推动举办世界中联首届中青年专家高峰论坛。2012年,王海东博士当选世界中联中医药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之后相继参与推动成立了世界中联盆底医学等几个专业专委会的成立。
2016年,王海东联合业界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媒体人共同推动成立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个以“中医药国际化”命名的“世界中联中医药国际化品牌研究专业委员会”并出任会长。
2016年创办世界中联中医药国际化品牌研究专业委员会
“ 定位中医药国际发展,这是世界中联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希望中医药能更好的走向世界,服务全球。”
展望未来,中医药海外发展走进包容并蓄、激荡开放的新时代。
“未来我们会探索中西医深度融合,西方医学治疗某些疾病,方法和手段效果欠佳,而中医有更简便易行的办法,比如盆底医学、针灸推拿等,这些学科将来会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
王海东认为,中医药要积极参与海外大健康产业,过去很多中医不屑于做大健康领域,时代在不断变化,尤其是新冠疫情为中医健康服务业带来发展契机。西方国家热衷投资健康领域,海外市场也是一块大蛋糕,我们中医药要参与进去。”
2009年,他们创立“普济康道”的大健康品牌。2019年,创办了“澳中国际康养联盟”,致力推动中医药促进老年人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020年,疫情期间,王海东博士组建”普济康道大健康防疫抗疫群“,组织中医与健康公益系列讲座,还开办了“喜马拉雅”健康语音节目《王博士说中医-做自己的健康管家》。
大健康时代,人们需求不仅是治疗,而是如何让自己活的更健康,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天人合一等理念,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年的风云,记录一个时代的发展,也见证了海维集团澳洲健康之路中医药不断成长。
20年的梦想,品牌从无到有,从初建到壮大。成功来自执着的努力,践行是一种高度,更是一种责任。
20年的出海远航,在传承创新的路上,海外中医人锲而不舍,俯首躬行,推动中医国际的传播,也成就产业繁荣兴盛的局面。
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
作者简介:杏林军,深耕中医药文化传播领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中医药国际化品牌研究专委会理事。